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学媒介生物蜱虫与病毒性传染病概述
作者:韩焕美1 张玉磊1 彭 健1 张 峰2 张雯雯1
韩焕美1 张玉磊1 彭 健1 张 峰2 张雯雯1
Overview of Medical Vector Tick Organisms and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
HAN Huan-Mei1 ZHANG Yu-Lei1 PENG Jian1 ZHANG Feng2 ZHANG Wen-Wen1
Abstract Ticks are blood-sucking ectoparasites, and there are 83 known viruses carried by tick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5 orders and 18 families. Tick-borne viruses are commonly found in 9 families, including flaviviridae, orthomyxoviride, reoviridae, rhabdoviridae, asfarviridae, nairoviridae, peribunyaviridae, phenuiviridae, and nyamiviridae. In recent years, tick-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have sprea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On an ongoing basis, new tick-borne viruses have been found. In 2019, ICTV updated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the virus.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ick-borne viruses, transmission vectors and distribution areas was reviewed.
Keywords tick; medical vector;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 Bunyavirales
蜱虫为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1-2],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依据2019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关于病毒的最新分类标准[3-4],蜱传病毒分为5个目、18个病毒科:(1)布尼亚病毒目,主要包含内罗毕病毒科、周布尼亚病毒科、白纤病毒科等12科;(2)单分子负链RNA病毒目,包含尼亚玛尼病毒科和弹状病毒科[5];(3)Amarillovirales病毒目,包含正粘病毒科和黄病毒科;(4)Asfuvirales病毒目,仅包含非洲猪瘟病毒科;(5)Reovirales病毒目,仅包含呼肠孤病毒科。目前发现的蜱传病毒中,除非洲猪瘟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且尚有部分蜱传病毒未被系统分类。本文依据最新分类标准对常见蜱传病毒、媒介蜱种、分布地区进行了综述。
1 黄病毒科(Flaviviridae)
黄病毒科包含4个病毒属,其中,已知蜱传病毒多属于黄病毒属,代表性病毒种包括森林脑炎病毒[5-7]、鄂木科克出血热病毒[6]、羊跳跃病病毒、波瓦桑病毒、凯萨努森林病病毒等13种,由哺乳动物群、海鸟群、凯丹姆群3个血清型构成,见表1。
1.1 哺乳动物群
1.1.1 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
TBEV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分为远东亚型(又称春夏脑炎病毒)、欧洲亚型、西伯利亚亚型[5,7],其中,TBEV-远东亚型最为严重,主要出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患者死亡率可达50%,我国东北和内蒙古森林地区也有流行。
TBEV-远东亚型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嗜群血蜱、日本血蜱;欧洲亚型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蓖子硬蜱、边缘革蜱、网纹革蜱等7种蜱虫。
1.1.2 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Omsk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 OHFV)
OHFV,1941年发现于俄罗斯鄂木斯克地区[6,8-9],M.P.Chumakov等于1947年成功分离出该病毒[10]。网纹革蜱为主要传播媒介,次要传播媒介包括边缘革蜱、沼泽硬蜱、泰加硬蜱等。麝鼠、水䶄等啮齿动物为病毒的贮存和放大宿主。
1.1.3 羊跳跃病病毒(Louping ill virus, LIV)
LIV又称苏格兰脑炎病毒(Scotland Encephalitis virus, SEhV),主要分布在英国等地区。患病的羊是主要传染源,篦子硬蜱为传播媒介[11]。
1.1.4 波瓦桑病毒(Powassan virus, PV)
PV于1958年首次被分离出来,现已知分布在北美和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等地区。染毒的野生和家养哺乳类动物是传染源,安氏革蜱、库克硬蜱和全沟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PV分为波瓦生原型病毒和鹿蜱病毒,马克斯革蜱、库克硬蜱、刺须硬蜱等蜱虫是比较重要的传播媒介。
1.1.5 凯萨努森林病病毒(Kyasanur Forest disease virus, KFDV)
KFDV,1957年最早发现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热带雨林地区,猴为病毒的主要贮存和放大宿主,血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包括距刺血蜱(传给人)、野鸽血蜱(动物间)、巴布亚血蜱。自然感染或分离到病毒的蜱种也比较多,包括微形血蜱、镰形扇头蜱等十几种。
1.1.6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
WNV于1937年在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首次被分离出来,现已在全球广泛传播。鸟类是WNV主要的贮存宿主,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璃眼蜱属寄生于鸟类体表,随鸟类迁徙而传播各地。因此,蜱虫在WNV传播过程中的潜在媒介作用不容忽视。
1.2 海鸟群
海鸟群主要包括秋列尼病毒(Tyuleniy virus)和 索马里兹礁病毒(Saumarez Reef virus),其传播媒介分别为海鸟硬蜱和好望角钝缘蜱,目前尚无病例报道。
1.3 凯丹姆群
凯丹姆群仅包含凯丹姆病毒(Kadamvirus),嗜驼璃眼蜱是其传播媒介,分布于乌干达和沙特阿拉伯地区。
1.4 其他病毒
1.4.1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 YFV)
在城市中,YFV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蜱传播媒介不详。曾在中非共和国的杂色花蜱分离到YFV,卡延花蜱在实验性传播中得到证实。
1.4.2 兰加特病毒(Langat virus)
兰加特病毒是一种引起人脑炎的蜱传病毒,发现于马来西亚兰加特森林中,曾从粒形硬蜱和巴布亚血蜱中分离出该病毒。
1.4.3 阿尔库马拉病毒(Alkhumra virus)
阿尔库马拉病毒于1995年从沙特阿拉伯一位患有严重出血热症状的屠夫血液中分离得到,与KFDV核酸序列相似度高达89%[12]。目前,阿尔库马拉病毒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和埃及。牛的寄生蜱虫中该病毒的携带率为0.2%。萨氏钝缘蜱和嗜驼璃眼蜱是可能的传播媒介,骆驼和绵羊是病毒的贮存宿主,叮咬和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1.4.4 阿龙山病毒(Alongshan virus)
2019年,Wang等[13]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黄病毒科 RNA 病毒,命名为Alongshan病毒,为黄病毒科分节段RNA病毒。患者具有明显的蜱虫叮咬史,但是该病毒的宿主和传播媒介尚需更多研究数据。
2 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正粘病毒科有7个病毒属,蜱传病毒多属于托高土病毒属、夸兰菲尔病毒属[14-15],见表2。
2.1 托高土病毒属(Thogotovirus)
托高土病毒属中的蜱传病毒主要有托高土病毒和多里病毒。Yoshii等[16]曾在长角血蜱、扇头蜱、璃眼蜱、彩饰花蜱等蜱种中分离出托高土病毒。多里病毒是从印度采集的嗜驼璃眼蜱中分离得到,主要分布在印度、东欧等地[17]。
2.2 夸兰菲尔病毒属(Quaranjavirus)
夸兰菲尔病毒属包含的蜱传病毒有夸兰菲尔病毒(Quaranfil virus)和约翰斯登环状珊瑚岛病毒(Johnston Atoll virus)。夸兰菲尔病毒于1953年从埃及夸兰菲尔地区的锐缘蜱属蜱类体内分离得到。约翰斯登环状珊瑚岛病毒最早于1964年从太平洋约翰斯登环状珊瑚岛上的好望角钝缘蜱中分离得到,目前尚无病例报道。
2.3 其他病毒
2015年,在美国发现一种致病病毒,被命名为波本病毒(Bourbon virus)。Kosoy等[17]在美洲花蜱中检测到该病毒,美洲花蜱可能是该病毒的潜在媒介,但对该病毒的宿主和传播方式等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
呼肠孤病毒科包含15个病毒属,已知的蜱传病毒属于其中3个病毒属,分别是环状病毒属、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Coltivirus病毒属,见表3。
3.1 环状病毒属(Orbivirus)
蓝舌病病毒是环状病毒属的模式种,库蠓是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实验室条件下,篦子硬蜱、网纹革蜱等蜱虫具有保存8型蓝舌病病毒的能力。
3.2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Seadornavirus)
该属包括版纳病毒、辽宁病毒、卡地皮诺病毒(Kadipiro virus),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1992年,李其平等在地方通报1期公开发表,在我国新疆地区采集的全沟硬蜱、银盾革蜱、森林革蜱等蜱虫体内以及病牛血清中分离获得版纳病毒。另外,近年来从各地发热或脑炎患者血清中也检测到版纳病毒抗体,这意味着该病毒可能引发人类疾病。
3.3 Coltivirus病毒属
3.3.1 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 CTFV)
科罗拉多蜱传热的病原体是CTFV,是该属的模式种,能引起人的急性发热、畏寒、头痛,双峰热是其典型特征。
据报道,Legod Florio等于1943年从安氏革蜱分离到该病毒,并证明此种病毒可以传播给人[19]。媒介主要为安氏革蜱,也曾从西方革蜱等蜱虫中分离出该病毒,小型哺乳类动物为病毒的贮存宿主。该病发生在北美西部和加拿大山区,我国已有8个省市发现病例感染。
3.3.2 埃亚契病毒 (Eyach coltivirus, EC)
EC最早于1972年从德国的蓖麻硬蜱体内分离得到,人感染该病毒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4 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
弹状病毒科包含29个病毒属,泰克氏病毒属(Ledantevirus)和水疱性口膜炎病毒属(Vesiculovirus)包含多数蜱传病毒,新病毒属 Sawgrhavirus包含新明托病毒(Minto sawgrhavirus)和长岛蜱传弹状病毒(Island sawgrhavirus)2种蜱传病毒,新病毒属Zarhavirus仅有扎黑丹病毒(Zahedan zarhavirus)1种蜱传病毒,见表4。
4.1 泰克氏病毒属(Ledantevirus )
该属包含3种蜱传病毒:(1)巴鲁病毒(Barur virus),印度、索马里、肯尼亚均有病例报道,丽色扇头蜱是其传播媒介;(2)柯伦泰病毒(Kolente virus),该病毒最早在1985年从几内亚的彩饰花蜱体内分离得到;(3)永嘉病毒(Yongjia tick virus 2),首次由Li等[20]从温州永嘉县豪猪血蜱体内检测出来。
4.2 水疱性口膜炎病毒属(Vesiculovirus)
该属仅包含1种蜱传病毒,即伊斯法罕病毒(Isfahan virus),传播媒介主要是亚洲璃眼蜱和白蛉,分布在中亚地区。
4.3 Sawgrhavirus
Sawgrhavirus是弹状病毒科的新属,蜱传病毒主要包括:(1)新明托病毒,从北美地区的野兔血蜱体内分离得到;(2)长岛蜱传弹状病毒,2014年从美洲花蜱体内检出。
4.4 Zarhavirus
扎黑丹病毒在2019年归入新属Zarhavirus [21]。该病毒因2001年首次从伊朗扎黑丹地区采集的小亚璃眼蜱体内分离得到而得名。
5 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
非洲猪瘟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属,是目前已知的蜱传病毒中唯一的DNA病毒,传播媒介主要为软蜱,包括非洲钝缘蜱、游走钝缘蜱[4]。
6 内罗毕病毒科(Nairoviridae)
根据ICTV的最新报告,布尼亚病毒科升级为布尼亚病毒目,包含病毒种类众多,已知病毒数多达400种,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动物RNA病毒目,包含12个科。蜱传病毒归属于该病毒目中的内罗毕病毒科、白纤病毒科、周布尼亚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Orthonairovirus病毒属,包含5种蜱传病毒,分别为克里米亚木-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orthonairovirus)、内罗毕绵羊病病毒(Nairobi sheep disease orthonairovirus)、达格毕病毒(Dugbe orthonairovirus)、哈扎拉病毒(Hazara orthonairovirus)、休斯病毒(Hughes orthonairovirus)。
6.1 克里米亚木-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orthonairovirus, CCHFO)
除登革热以外,克里米亚木-刚果出血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虫媒病毒病,在我国又称新疆出血热,其病原体为CCHFO [22]。传播媒介主要为璃眼蜱属,包括边缘璃眼蜱边缘亚种、边缘璃眼蜱毛亚种。分离到病毒或潜在传播媒介蜱种包括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血红扇头蜱和微小锐缘蜱。目前,该病流行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2 内罗毕绵羊病病毒(Nairobi sheep disease orthonairovirus, NSDO)
内罗毕绵羊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可引起绵羊和山羊的出血性胃肠炎,致死率达90% [15]。内罗毕绵羊病的病原体是NSDO,最早于1910年从患病绵羊的血液中分离得到。在印度,中间血蜱、微型血蜱、镰形扇头蜱是主要传播媒介;在非洲,具尾扇头蜱、彩饰花蜱是主要传播媒介。2019年,Yang等[11]报道了我国湖北地区长角血蜱与山羊体内NSDO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6.3 其他病毒
内罗毕病毒科中蜱传病毒除CCHFO及NSDO外,还有达格毕病毒[23]、哈扎拉病毒、休斯病毒等。达格毕病毒于1964年发现于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常见的蜱传病毒之一,主要由彩饰花蜱传播。1954年,研究人员首次从巴基斯坦采集的硬蜱体内分离出哈扎拉病毒,对人类无致病性。休斯病毒的传播媒介是软蜱,但目前无致人患病报道。休斯病毒组还包含Farallonvirus、Soldadovirus 2种病毒,由软蜱携带并传播,目前尚无致病报道。
7 周布尼亚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
周布尼亚病毒科Orthobunyavirus病毒属包含3种蜱传病毒[22]:(1)Bahigvirus先后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边缘璃眼蜱分离得到,研究证实该病毒的传播媒介为边缘璃眼蜱;(2)Matruhvirus的传播媒介是边缘璃眼蜱,目前尚无病例报道;(3)Bakauvirus从巴基斯坦阿氏锐缘蜱体内分离得到,致病性不详。
8 白纤病毒科(Phenuiviridae)
白纤病毒科包含19个病毒属,大多数为虫媒病毒,主要由蚊或库蠓传播,少部分由蜱虫传播,蜱传病毒多数为白蛉病毒属和尤库病毒属病毒。
8.1 白蛉病毒属(Bandavirus)
8.1.1 新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Bv)
2010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到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SFTSBv)[24],简称新布尼亚病毒,现知分布在我国辽宁、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SFTSB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蜱虫叮咬[4]。我国已分别从患者和蜱虫分离到病原体,为新发蜱传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实验室数据已证明长角血蜱是该病毒的传播媒介。
8.1.2 Heartland病毒
Heartland病毒于2009年首次从患者的白细胞中分离得到,其感染症状与SFTSBv相似[25],传播媒介为美洲花蜱。2018年,Shen等[18]首次报道从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古尔图镇的草原革蜱体内分离出Guertu bandavirus [26]。
8.1.3 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
已知白蛉病毒属的其他病毒有3种:(1)Bhanjanvirus于1954年从印度的中间血蜱体内首次分离得到;(2)Palmavirus于1992年从葡萄牙的刻点血蜱体内分离得到;(3)Lonestarvirus于1967年从美洲花蜱体内分离得到,该病毒感染人和猴的离体细胞,但目前尚无病例报道。
8.2 尤库病毒属(Uukuvirus)
尤库病毒属包含的蜱传病毒多集中在欧洲、非洲、中亚地区和美国。乌库涅米病毒(Uukuniemivirus)于1959年首次从芬兰的蓖麻硬蜱体内分离得到。2018年,从日本的褐黄血蜱体内分离得到的Kabuto Mountainvirus,最终归属为尤库病毒属的新成员[27]。
9 尼亚玛尼病毒科(Nyamiviridae)
尼亚玛尼病毒科是ICTV增设的科,蜱传病毒主要包括尼亚玛尼病毒(Nyamanini nyavirus)、中途岛病毒(Midway nyavirus)、内华达山脉病毒(Sierra Nevada nyavirus),归属于Nyavirus病毒属。锐缘蜱属是尼亚玛尼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在南非、埃及、泰国、尼日利亚、尼泊尔等国家流行。中途岛病毒为日本和夏威夷所特有,钝缘蜱属蜱虫为其传播媒介。1975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皮革钝缘蜱体内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命名为内华达山脉病毒。
10 生物毒素-蜱瘫
蜱虫叮咬宿主后在其神经肌肉接头处会分泌一种涎液毒素,阻断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导致传导阻滞,从而使宿主产生上行性肌肉麻痹,出现瘫痪,严重的可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因而该类生物毒素被称为“蜱瘫”。据报道,能引起“蜱瘫”的重要蜱种有篦子硬蜱、草原硬蜱、变异革蜱、安氏革蜱、美洲花蜱、缺角血蜱、刻点血蜱、血红扇头蜱。蜱瘫毒素是一种抗蛋白水解酶、耐热的蛋白毒素,常见的有全环毒素、硬蜱毒素和涎腺蛋白等,主要分布于南美洲、 北美洲、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南非。
11 结语
蜱虫不但对自然环境具有优越的适应能力,而且具有较好的保存病毒和传播病毒能力[28],这就使得病毒在自然界蜱虫及蜱虫宿主体内长期循环、贮存、扩大,控制难度很大。目前,蜱传病毒并无有效疫苗,且防治方法有限[29],因此,及时发现新蜱种及蜱传病毒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蜱传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通用的检测手段[30],但是由于蜱传传染病具有突发性和散发性,商品化诊断试剂盒相对单一且滞后,标准方法也不健全,因此,建立蜱虫、蜱传病毒等大数据或关系网至关重要,可形成监测多种蜱传病毒快速、高通量的鉴别检验平台,对于病媒生物监测及病媒生物携带病原检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20HK128),济南海关科研项目(2019JK019)
第一作者:韩焕美(1983—),女,汉族,山东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口岸传染病检测,E-mail: 95710044@qq.com
1.济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济南 250014
2.东营海关 东营 257000
1. Jinan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 Jinan 250014
2. Dongying Customs District, Dongying 257000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表1 蜱虫携带黄病毒科人畜共患传染病基本情况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zoonotic diseases of flavivirus family carried by ticks
病原体种类 | 病原分类学地位 | 重要蜱媒介 | 主要地理分布 |
森林脑炎病毒-远东亚型 | 黄病毒属哺乳动物群 | 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嗜群血蜱、日本血蜱 | 俄罗斯远东地区、亚洲北部、我国东部及新疆地区 |
森林脑炎病毒-欧洲亚型 | 篦子硬蜱、边缘革蜱、网纹革蜱、刻点血蜱、缺角血蜱、嗜群血蜱、六角硬蜱 | ||
森林脑炎病毒-西伯利亚亚型 | 不详 | ||
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 | 黄病毒属哺乳动物群 | 网纹革蜱、边缘革蜱、沼泽硬蜱、泰加硬蜱 | 俄罗斯鄂木斯克地区、库尔干、哈萨克斯坦 |
波瓦桑原型病毒 | 黄病毒属哺乳动物群 | 马克斯革蜱、库克硬蜱、刺须硬蜱 | 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东部 |
鹿蜱病毒 | 肩突硬蜱 | ||
凯萨努森林病病毒 | 黄病毒属哺乳动物群 | 血蜱属;鼯鼠硬蜱、锡兰硬蜱、金泽革蜱、镰形扇头蜱 | 印度卡纳塔克邦的热带雨林 |
羊跳跃病病毒 | 黄病毒属哺乳动物群 | 篦子硬蜱 | 英国、挪威、保加利亚、土耳其 |
西尼罗病毒 | 黄病毒属哺乳动物群 | 璃眼蜱属 | 欧洲、美洲 |
秋列尼病毒 | 黄病毒属海鸟群 | 海鸟硬蜱 | / |
索马里兹礁病毒 | 黄病毒属海鸟群 | 好望角钝缘蜱 | 索马里 |
凯丹姆病毒 | 黄病毒属凯丹姆群 | 嗜驼璃眼蜱 | 乌干达、沙特阿拉伯 |
兰加特病毒 | 黄病毒属 | 粒形硬蜱和巴布亚血蜱 | 马来西亚 |
阿尔库马拉病毒 | 黄病毒属 | 萨氏钝缘蜱、嗜驼璃眼蜱 | 阿拉伯半岛及埃及 |
黄热病毒 | 黄病毒属 | 不详 | 非洲和中南美洲 |
表2 蜱虫携带正粘病毒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基本情况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zoonotic diseases of orthomyxovirus family carried by ticks
病原体种类 | 病原分类学地位 | 重要蜱媒介 | 主要地理分布 |
托高土病毒 | 托高土病毒属 | 长角血蜱、扇头蜱属、璃眼蜱属、花蜱属 | 俄罗斯远东地区、非洲、欧洲 |
多理病毒 | 托高土病毒属 | 嗜驼璃眼蜱 | 印度、东欧、埃及、葡萄牙南部 |
波本病毒 | 托高土病毒属* | 璃眼蜱属、扇头蜱属、花蜱属 | 美国 |
夸兰菲尔病毒 | 夸兰菲尔病毒属 | 锐缘蜱属 | 埃及 |
约翰斯登环状珊瑚岛病毒 | 夸兰菲尔病毒属 | 钝缘蜱属 | 太平洋约翰斯登环状珊瑚岛 |
注:*为暂未系统归类
表3 蜱虫携带呼肠孤病毒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基本情况
Table 3 Basic information of zoonoses of reovirus family carried by ticks
病原体种类 | 病原分类学地位 | 重要蜱媒介 | 主要地理分布 |
蓝舌病病毒(模式种) | 环状病毒属 | 篦子硬蜱、六角硬蜱、 网纹革蜱、囊形扇头蜱、萨氏钝缘蜱等 | 全球 |
版纳病毒 |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 | 全沟硬蜱、银盾革蜱、森林革蜱 | 东南亚各国和中国 |
辽宁病毒 |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 | 需进一步确定媒介蜱种 | 东南亚各国和中国 |
卡地皮诺病毒 |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 | 需进一步确定媒介蜱种 | 东南亚各国和中国 |
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 | Coltivirus病毒属 | 安氏革蜱、西方革蜱、白纹革蜱、 盾孔革蜱、沼兔血蜱、耳蜱属等 | 北美西部和加拿大山区 |
埃亚契病毒 | Coltivirus病毒属 | 蓖麻硬蜱 | 德国 |
表4 蜱虫携带弹状病毒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基本情况
Table 4 Basic information of zoonotic diseases of rhabdovirus family carried by ticks
病原体种类 | 病原分类学地位 | 重要蜱媒介 | 主要地理分布 |
巴鲁病毒 | 泰克氏病毒属 | 丽色扇头蜱 | 印度、索马里、肯尼亚 |
柯伦泰病毒 | 彩饰花蜱 | 几内亚 | |
永嘉病毒 | 豪猪血蜱 | 中国 | |
伊斯法罕病毒 | 水疱性口膜炎病毒属 | 亚洲璃眼蜱和白蛉 | 伊朗、土库曼斯坦 |
长岛蜱传弹状病毒 | Sawgrhavirus | 美洲花蜱 | 美国 |
新托明病毒 | Sawgrhavirus | 野兔血蜱 | 北美 |
扎黑丹病毒 | Zarhavirus | 小亚璃眼蜱 | 伊朗 |
参考文献
[1] 李兰花, 张仪. 我国蜱传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 (1): 58-62.
[2] 温廷桓, 陈泽. 世界蜱类名录1. 软蜱科与纳蜱科(螨亚纲:蜱目)[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4(1): 58-69.
[3] Abudurexuti A., Adkins S., Alioto D., et al. Taxonomy of the order Bunyavirales: update 2019[J]. Archives of Virology, 2019, 164(7): 1949-1965.
[4] 杨露, 朱长强, 艾乐乐, 等. 蜱携带重要人畜共患病毒研究概况[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8, 25(3): 181-192.
[5] 逯军, 潘翔. 蜱媒病毒-人畜动物的重要致病病原体[J]. 中国热带医学, 2020, 20(4): 309 -319.
[6] Al-Tawfiq JA, Memish ZA. Alkhurma hemorrhagic fever virus[J].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17, 19(6): 305-310.
[7] Bogovic P, Strle F. Tick-borne encephalitis: A review of epidem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management[J].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2015, 3(5): 430-441.
[8] Shi J M, Hu Z H, Deng F, et al. Tick-Borne Viruses[J]. Virologica Sinica, 2018 (33) : 21-43.
[9] Ferrariso, Morosom, Perneto, et al. Evaluation of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n vitro inhibition by chloroquine and chlorpromazine, two FDA approved molecules [J]. Antiviral Research, 2015,118: 75-81.
[10] 林新武, 黄素兰, 张述铿. 鄂木斯克出血热[J]. 口岸卫生控制, 2008, 13(5): 46-48.
[11] Yang L E, Zhao Z H, Hou G B, et al. Genomes and seroprevalence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and Nairobi sheep disease virus in Haemaphysalislongicornis ticks and goats in Hubei, China[J]. Virology, 2019, 529: 234-245.
[12] Ma Da Ni T A , Azhar E I , Abuelzein E , et al. Alkhumra (Alkhurma) virus outbreak in Najran, Saudi Arabia: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1, 62(1): 67-76.
[13] Wang Z D, Wang B, Wei F, et al. A New Segmented 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Febrile Illness in China[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 380: 2116-2125.
[14] 曾晓旭, 王大燕, 舒跃龙. 正黏病毒科索戈托病毒研究进展[J]. 病毒学报, 2013, 29(5): 555-558.
[15] 马亦林. 托高土病毒属对人类致病的现状[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5, 8(4): 298-299.
[16] Yoshii, Kentaro, Masumoto, et al. Isolation of the Thogoto virus from a 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 in Kyoto City, Japan[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A Federation of European Miorobiological Societies Journal, 2015, 96(8): 2099-2103.
[17] Kosoy O.I., Lambert A.J., Pastula D.M., et al. Novel thogotovirus associated with febrile illness and death, United States, 2014[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5, 21(5): 760-764.
[18] Shen S, Duan X M, Wang B, et al. A novel tick-borne phlebo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and Heartland virus, is a potential pathogen[J]. 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2018, 7(1): 95.
[19] Labuda M., Nattall PA. Tick-brone viruses[J]. Parasitology, 2004, 129(7): 221-245.
[20] Li C X, Shi M, Tian J H, et al. Unprecedented genomic diversity of RNA viruses in arthropods reveals the ancestry of negative-sense RNA viruses[J]. Elife, 2015, 4: 253.
[21] Dilcher M., Faye O., Faye O., et al. Zahedan rhabdovirus, a novel virus detected in ticks from Iran [J]. Virology Journal, 2015, 12(1): 1-9.
[22] Horton K C, Fahmy N T, Watany N, et al. 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and Alkhurma (Alkhumra) Virus in Ticks in Djibouti[J]. Vector Borne Zoonotic Diseases, 2016, 16(10): 680-682.
[23] Kobayashi D., Ohashi M., Oseijh N., et al. Detection of a novel putative Phlebo virus and first isolation of Dugbe virus from ticks in Accra, Ghana[J]. Ticks and Tick-borne Diseases, 2017, 8(4): 640-645.
[24] Shchetininam, Lvovdk, Deriabinpg, et al.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ataguine and Witwatersrand viruses and other orthobunyaviruses of the Anopheles A,capim, Guamá, koongol, mapputta, tete, and Turlockserogroups [J]. Viruses, 2015, 7(11): 5987- 6008.
[25] Jiang X L, Zhang S, Jiang M, et al. A cluster of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cases caused by SFTS virus in Penglai[J].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15, 21: 274-279.
[26] Bosco-Lauth A M, Panella N A, Root J J, et al.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eartland virus (Bunyaviridae: Phlebovirus) exposure in wild and domestic animals adjacent to human case sites in Missouri 2012-2013[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2015, 92: 1163 -1167.
[27] Ejiri H., Lim C. K., Isawa H.,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Kabuto Mountain virus, a new tick-borne phlebovirus from Haemaphysalis flava ticks in Japan[J]. Virus Research, 2018, 244: 252-261.
[28] 陈泽, 杨晓军, 杨晓红, 等. 中国蜱类地理分布及区系分析[J]. 四川动物, 2008, 27(5): 820-823.
[29] 梁姝怡, 周明浩. 蜱媒传染病研究进展[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 20 (1): 77-81.
[30] Brackney D. E., Armstrong P. M.. Transmission and evolution of tick-borne viruses[J]. 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 2016, 21: 67-74.
(文章类别:CPST-C)
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8206)
第一作者:王崇财(1982—),男,汉族,海南琼海人,本科,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病媒生物控制,E-mail: 395657029@qq.com
1.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海口海关口岸门诊部) 海口 570311
2.海口海关 海口 570105
1. Hainan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 Haikou 570311
2. Haikou Customs, Haikou 5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