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五种饵料持续监测蝇密度结果分析
作者:陶 莉1 杨国平2 王 春2 孙立新2 杨庆贵2 何 江2 胡双双2 聂国嫒2
陶 莉1 杨国平2 王 春2 孙立新2 杨庆贵2 何 江2 胡双双2 聂国嫒2
关键词 蝇类;监测;饵料
Analysis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Fly Density by
Five Kinds of Bait
TAO Li1 YANG Guo-Ping2 WANG Chun2 SUN Li-Xin2
YANG Qing-Gui2 HE Jiang2 HU Shuang-Shuang2 NIE Guo-Ai2
Abstract In this study, 5 kinds of bait including food source bait Ⅰ , Ⅱ , Ⅲ , Ⅳ and commercial bait Ⅴ were used to monitor flies continuously for 4 days in the afforested area of our company, so as to screen out the species and fermentation time which attracts the most types and numbers of fl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and species of flies collected by bait Ⅰ , Ⅱ , Ⅲ and Ⅳ were more on the second day and the least on the fourth day. The number and species of flies captured by bait Ⅴ were the highest on the first day, and the least on the fourth day, which provided data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bait for fly monitoring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fermentation tim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Flies; Monitoring; Bait
蝇类是重要的病媒昆虫,不仅骚扰人类的生活,而且可以携带多种细菌与病毒等病原体,特别是机械性携带痢疾、伤寒、霍乱、雅司、眼病、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多种传染病病原体,引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1-3]。蝇类监测是预防疾病传播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当地蝇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等信息,因此,加强口岸蝇类监测和控制对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4]。
蝇类监测效果取决于饵料对蝇类的吸引力[5],近年来学者利用蝇类的趋光性,即色彩对蝇类成虫复眼有刺激作用,蝇类成虫对不同气味物质的趋避及对信息素的反应[6-8],研制出多种诱蝇饵料。为了选择最合适的监测饵料,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4种食物源饵料及1种市售诱蝇剂为实验对象,通过室外诱捕实验,研究不同发酵天数对蝇类的诱集效果,目的是为研制一种诱集蝇种多样且能及时掌握当地蝇类密度和季节消长等信息的蝇类诱集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饵料组分:鲜奶、奶粉、虾皮、麦麸,市售诱蝇剂(主要成分为鱼类内脏浸提物)。
诱蝇笼:高28 cm,直径24 cm,圆锥芯高13 cm。
1.2 方法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诱蝇效果好的饵料进行实验,分别为Ⅰ:鲜奶60 g与虾皮60 g混合;Ⅱ:鲜奶40 g、虾皮40 g与麦麸40 g混合;Ⅲ:奶粉40 g、虾皮40 g与开水40 g混合;Ⅳ:奶粉30 g、虾皮30 g、麦麸30 g与开水30 g混合;Ⅴ:聚蝇2000素颗粒60 g与开水60 g混合。在南京市建邺区创智路39号的绿化区域进行室外诱集实验。笼身底端离地面30 cm,相邻笼间距10 m。诱蝇笼中随机放置上述5种饵料组合,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实验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11月,每日监测1次,持续监测4 d,每日9: 00放笼,次日9: 00收笼,为防止捕蝇笼中诱捕的蝇类饱和,每日将捕蝇笼中的蝇类清出。依据《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第2版)[9]对捕获的蝇类进行鉴定并计数。
1.3 数据分析
实验采用SPSS 2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uncan's新复极差法对不同饵料诱蝇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5种饵料不同监测时间的诱蝇数比较
2017年9月—2019年11月,共诱集有瓣蝇类108995头,其中第1天共诱蝇21839头,占诱蝇总数的20.04%;第2天共诱蝇46036头,占42.24%;第3天共诱蝇30283头,占27.78%;第4天共诱蝇10837头,占9.94%;饵料Ⅰ、Ⅱ、Ⅲ、Ⅳ均在第2天诱集的蝇数最多,饵料Ⅴ在第1天诱集的蝇数最多(表1)。
2.2 5种饵料不同发酵时间诱集的蝇种及数量
由表2可以看出,5种饵料不同发酵时间捕获的蝇种共4科19属26种,丽蝇科6属11种,蝇科9属11种,花蝇科1属1种,麻蝇科经鉴定的有3属2种。
饵料Ⅰ诱集的蝇种共4科17属25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肥躯金蝇,常见种为绯颜裸金蝇、亮绿蝇、紫绿蝇、东方芒蝇、厩腐蝇、元厕蝇、斑蹠黑蝇、巨尾阿丽蝇。第1天与第2天均诱集到25种蝇类,第3天诱集到22种,第4天诱集19种。
饵料Ⅱ共诱集4科17属24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肥躯金蝇,常见种为绯颜裸金蝇、亮绿蝇、紫绿蝇、东方芒蝇、厩腐蝇、元厕蝇、斑蹠黑蝇、巨尾阿丽蝇。第1天诱集到23种,第2天和第3天均诱集到24种,第4天诱集到21种。
饵料Ⅲ共诱集4科17属22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厩腐蝇,常见种为肥躯金蝇、亮绿蝇、紫绿蝇、巨尾阿丽蝇、东方芒蝇、厩腐蝇、元厕蝇、斑蹠黑蝇、横带花蝇。第1天诱集到22种,第2天诱集到21种,第3天诱集到19种,第4天诱集到16种。
饵料Ⅳ共诱集4科15属20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常见种为肥躯金蝇、亮绿蝇、紫绿蝇、巨尾阿丽蝇、东方芒蝇、厩腐蝇、元厕蝇、斑蹠黑蝇、横带花蝇。第1天至第3天均诱集到20种,第4天诱集到16种。
饵料Ⅴ共诱集4科11属13种,优势种为大头金蝇、肥躯金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厩腐蝇、元厕蝇,常见种为亮绿蝇、紫绿蝇。第1天诱集到13种,第2天诱集到11种,第3天诱集到9种,第4天诱集到4种。
2.3 不同蝇科对饵料发酵时间的选择性
饵料Ⅰ在发酵1~4 d对各蝇科的引诱力,依次为丽蝇科>蝇科>麻蝇科>花蝇科。饵料Ⅱ、Ⅲ在发酵1~3 d对各蝇科的引诱力,依次为丽蝇科>蝇科>麻蝇科>花蝇科;饵料Ⅱ、Ⅲ在发酵第4天对各蝇科的引诱力,依次为丽蝇科>蝇科>花蝇科>麻蝇科。饵料Ⅳ、Ⅴ在发酵的1~4 d对各蝇科的引诱力均为丽蝇科>蝇科>花蝇科>麻蝇科(表3)。
3 结论
从蝇类监测结果看,食物源配伍饵料诱集到的蝇数与蝇种类数总体比市售诱蝇剂多,这与韩俊华等[4]、徐友祥等[10]发现混合饵料诱蝇效果优于单一配方饵料的结果基本相符。
食物源饵料Ⅰ、Ⅱ、Ⅲ、Ⅳ持续监测的4 d中,就诱蝇数而言,饵料Ⅰ、Ⅱ在3年监测时间内均是第2天>第3天>第1天>第4天,重复性较好。饵料Ⅲ、Ⅳ在第2天诱集的蝇数最多,第4天最少。饵料Ⅴ为市售诱蝇剂,在3年监测时间内均是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食物源饵料在监测的第2天由于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产生了吸引蝇类的气味,随着监测时间的加长气味减弱,导致诱集的蝇数下降。刘阳等[11]发现腐败的鸡蛋与腐烂的鱼肠、鱼鳃能够准确反映当地优势蝇类的密度,与本文发现食物源饵料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诱集蝇数较多的结果相符。
在诱蝇种类上,食物源饵料Ⅰ、Ⅱ、Ⅲ、IV在前3 d诱集到的蝇种数相差不大,第4天明显减少。市售诱蝇剂Ⅴ第1天诱集的蝇种类最多,往后逐渐减少。食物源饵料可能在自然界发酵产生的物质种类相差不大,只是气味轻重有别。市售诱蝇剂在开始监测时气味最浓,随着监测时间延长,气味减轻,导致诱集蝇种越来越少,见表3。
表3 不同蝇科对饵料发酵时间的选择性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selective fermentation time of different flies (%)
饵料 | 发酵天数 | 丽蝇科 | 蝇科 | 花蝇科 | 麻蝇科 |
Ⅰ | 第1天 | 71.74 | 22.12 | 1.73 | 4.41 |
第2天 | 78.28 | 18.46 | 0.97 | 2.29 | |
第3天 | 82.10 | 15.42 | 0.94 | 1.54 | |
第4天 | 81.84 | 15.41 | 0.86 | 1.88 | |
Ⅱ | 第1天 | 70.36 | 24.22 | 1.81 | 3.60 |
第2天 | 78.52 | 17.70 | 1.18 | 2.60 | |
第3天 | 81.68 | 15.36 | 1.21 | 1.76 | |
第4天 | 84.04 | 14.57 | 0.73 | 0.67 | |
Ⅲ | 第1天 | 70.14 | 23.67 | 2.36 | 3.83 |
第2天 | 65.52 | 26.76 | 2.67 | 5.05 | |
第3天 | 67.14 | 27.23 | 2.72 | 2.91 | |
第4天 | 66.29 | 24.98 | 4.98 | 3.76 | |
Ⅳ | 第1天 | 69.68 | 25.18 | 2.59 | 2.55 |
第2天 | 67.90 | 25.38 | 4.21 | 2.50 | |
第3天 | 65.64 | 26.83 | 5.76 | 1.77 | |
第4天 | 68.36 | 27.09 | 2.77 | 1.78 | |
Ⅴ | 第1天 | 69.70 | 28.16 | 1.26 | 0.88 |
第2天 | 72.01 | 27.22 | 0.62 | 0.16 | |
第3天 | 62.81 | 36.88 | 0.31 | 0.00 | |
第4天 | 56.35 | 43.65 | 0.00 | 0.00 |
总体上看,食物源饵料在发酵第2天诱集到的蝇数最多且种类较全面,诱蝇效果最好,市售诱蝇剂在第1天诱蝇效果最好。
本实验通过前期初筛选取诱蝇效果好的4种食物源饵料与市售诱蝇剂探讨不同监测时间对蝇类诱集效果。经过3年大量实验数据积累,通过对不同发酵天数饵料的诱集力、诱蝇种类及对各蝇科的选择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食物源饵料在发酵第2天诱蝇效果最好、市售诱蝇剂在第1天诱蝇效果最好的结论,为今后研制改进蝇类监测饵料发酵时间提供数据支持。但本研究未对饵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吸引蝇类气味进行测定与分析,需在后续实验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挺. 2011年义乌地区蝇类监测情况分析[J]. 绿色科技, 2012(11): 207-208.
[2]陆宝麟,吴厚永.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75-442.
[3]陈佳木,李亚伦.马尾口岸蝇类生物多样性和携带病原微生物情况的研究[J]. 检验检疫学刊, 2009, 19(6): 21-27.
[4]韩俊华,吴炳耀,刘倩颖,等. 不同饵料诱蝇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5, 22(1): 30-33.
[5]郑朝军,徐仁权,冷培恩,等.不同诱蝇材料在捕蝇笼中诱蝇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3): 194-196.
[6]霍伟,翟壹彪,刘晓鹏,等. 蝇类引诱因子的国内研究进展[J]. 医学动物防制, 2014, 30(5): 510-512.
[7]吴国强.不同颜色对家蝇引诱效果的实验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1, 12(1): 75.
[8]王争艳, 赵亚茹, 鲁玉杰, 等. 食物源蝇类引诱剂的研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53(3): 676-681.
[9]范滋德.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1-890.
[10]徐友祥,冷培恩,王韶华,等. 蝇类监测中不同饵料诱蝇效果的对比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6): 522-524.
[11]刘阳,贾凤龙,梁焯南,等.不同诱饵对蝇类引诱效果探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4): 325-328.
基金项目:南京海关科研项目(2017KJ50)
第一作者:陶莉(1980—),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研究,E-mail: taoli@njucm.edu.cn
通讯作者:聂国嫒(1992—),女,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卫生检疫研究,E-mail: 1464043432@qq.com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 南京 210023
2. 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南京海关口岸门诊部) 南京 210019
1. School of Medicine &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2. Jiangsu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 (Nanjing Customs Port Clinic), Nanjing 2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