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植物纤维模塑餐具的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作者:郭庆园 兰丽丽 田家明 喻零春 谢思瑶 蒋小良
郭庆园 兰丽丽 田家明 喻零春 谢思瑶 蒋小良
食品接触用植物纤维模塑产品是指将农业或林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甘蔗渣、竹纤维等作为主要原料(约占成品质量的50%),与甲醛-三聚氰胺合成的密胺塑料树脂,在高温高压下加入特定添加剂,通过模塑成型得到的饭盒、碗碟、杯子等餐饮具制品[1-3]。植物纤维塑料产品具有成本低、材料轻巧等优势,低碳环保是该类产品的最大卖点。目前,市场上的植物纤维模塑产品主要原料是玉米、竹纤维、秸秆填充的聚丙烯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其中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产品居多。此类产品在销售标签上经常被标记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生态友好”“可回收”或“天然”等标识,或者是标注为100%竹[4-6]。
食品接触用植物纤维模塑产品大多含有三聚氰胺和甲醛等有毒有害成分,在盛装含酸性及高温食品时,其中有毒有害成分极易迁移到食物中,造成食物污染,存在巨大的潜在质量安全风险。2022年1—6月,欧盟食品及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食品接触材料案例131例。通报数量最多的产品为含植物纤维塑料制品,被通报49例 [7]。通报原因除了针对含植物纤维塑料制品项目的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物超标之外,还有把未经授权使用的竹/木纤维、稻壳、麦秆和玉米淀粉等植物纤维添加剂作为填料,另有部分产品因存在感官不合规、认证分析报告不实、标签具有误导性等情况而被通报。该类产品作为市场上热销的产品类型,以及被欧盟市场通报次数多、通报频率增长快速、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高等因素,使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存在巨大风险 [8-10]。
1 抽查样品的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实际完成食品接触用植物纤维模塑餐具样品专项抽查20批次,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三聚氰胺迁移量、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和标签标识3个项目。其中,三聚氰胺迁移量依据GB 31604.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4,6-三氨基-1,3,5-三嗪(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分析检测;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依据GB 31604.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醛迁移量的测定》分析检测;标签标识是依据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对标签标示进行检查。同时,3个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均按照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和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产品标准对其结果进行判定。
检测结果表明,抽查样品中三聚氰胺迁移量不合格批次为8批,不合格率为40.0%,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不合格批次为1批,不合格率为5.0%;标签标识项目不合格批次为20批,不合格率为100%。从3项检测结果来看,产品的标签标识是此类产品不合格的重灾区,所抽查的20批次样品均为不合格。
重点对标签标识检测结果不合格进行详细分析,见表1~3。由表可知,产品的标签标识符合率最低,仅为15.0%,是否标注了生产许可证标志以及是否标注了生产许可证编号的符合率均为35.0%。标识使用情况及使用说明中是否注明了“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以及标准内容中是否标注了生产日期的符合率均为40.0%。标识要求和标识内容其他检查项的符合率均为60.0%。通过对比分析,标识要求和内容的检查符合率整体偏低。
2 风险来源分析
2.1 三聚氰胺的来源及风险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作为密胺餐具和竹纤维餐具的主要原料在加工过程进入植物纤维模塑餐具产品中。通过本次检测发现,三聚氰胺在遇到高温及酸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条件下很容易迁移出来,造成此类产品不合格率较高。在使用此类产品时,三聚氰胺存在较高的风险,与食物发生物理接触时,由于温度及酸性环境等条件影响,其所含三聚氰胺的残留物迁移入食物, 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及泌尿系统病变。
2.2 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的来源及风险
甲醛是制备密胺树脂的重要单体,在植物纤维类食品接触材料中,密胺树脂又是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因此,在该类产品中由于加工工艺流程把关不严,很容易导致甲醛迁移量超标。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使用甲醛迁移量超标的食品接触材料,甲醛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损伤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在本次抽查检测的20批产品中,其中一批产品的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检测值为18.26 mg/kg(限量≤15 mg/kg),为不合格产品。其余批次产品中高于实验室检出限(0.36 mg/kg)的有11批次,其中有6批次产品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的检测值>6 mg/kg,最大一批次检测值为11.62 mg/kg。同时,检测结果表明,在高温及酸性食品模拟物接触条件下,甲醛的检出率较高,且检测数据较大,因此,在使用此类产品盛装高温及酸性食物时,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其所含的甲醛等残留物容易迁移入食物。
2.3 标签标识的风险分析
抽查检测的20批次产品,其中有标签标识产品12批次,6批次产品引用GB 4806.7—2016和GB 4806.8—2016,4批次产品引用GB 4806.7—2016,2批次产品引用GB 4806.8—2016。标签标识中标称材质与所执行的标准并不匹配的情况较为突出,见表4。
由表4可知,大部分产品未标注实际使用的树脂名称,有部分产品实际使用了树脂原料,如采样单编号为2020FXJC-00801-1005的产品,执行标准只标注了GB 4806.8—2016,检测中发现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情况。以上标签标识材质标注不清晰及执行标准不准确的情况,给使用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健康安全带来了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3 植物纤维餐具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对策
首先,加强对植物纤维模塑餐具原材料质量安全管控,原材料是质量安全的源头,其作用非常重要。因此,生产企业要在原材料选择上加强质量管控,选择品质高、污染小的植物纤维材料,以及加强相关的添加剂质量安全的管控。同时应加强对植物纤维模塑餐具生产过程的风险防控,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暴露,存在与食品接触容易迁移的风险。
其次,以日益完善的与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法规为依据,建立健全植物纤维模塑餐具检测风险评估机制,借鉴欧盟食品及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的经验,以现有检测数据网络和大数据分析处理中心为基础,逐步建立我国植物纤维为原料的与食品接触材料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收集国内外有关植物纤维模塑餐具产品被通报情况,以及发布的相关技术贸易措施和标准法规等,并进行分类评估其风险等级的合理预判,逐步形成高效化解风险的机制。
最后,根据这次抽查检测,植物纤维模塑餐具的最大风险在于标签标识不完整和不规范,各生产企业应加大对相关标签标识标准法规的学习,规范管理相关产品的标签标识。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对不合格企业进行有效跟踪,对连续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严格管理。 建议对此类产品增加材质鉴定项目。通过此次检测发现,流通领域售卖的同名称产品,使用的材质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标签上并未注明相关信息或者相关信息含糊不清,需要专业的技术机构对此类产品使用的树脂类型进行鉴别,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此类产品进行分类管理,更好地对使用不同树脂原料生产的此类产品含有的高风险物质进行检测。
4 结语
本文以食品接触用植物纤维模塑产品的三聚氰胺迁移量、特定迁移总量(以甲醛计)和标签标识检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不合格项目来源及风险情况,并根据分析情况提出了防控对策,建议相关机构加大对食品接触用植物纤维模塑产品的检测与评估研究力度,为该类产品的安全性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郭文静, 王正, 鲍甫成, 等. 天然植物纤维/可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林业科学, 2008(1): 157-163.
[2]孙梦捷, 李洁君, 杨建平, 等.含有植物纤维或玉米淀粉的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研究[J]. 塑料工业, 2021, 49(3): 106-110.
[3]王璟.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J]. 食品安全导刊, 2021(7): 7-8.
[4]王飞杰, 王利强, 张新昌. 基于植物纤维的食品包装疏水化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22, 22(3): 388-396.
[5]尹丰伟, 孙小龙, 张平, 等. 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可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 2021, 19(4): 358-365.
[6]陈璐, 王敬敬, 赵勇, 等. 纤维素基可降解抑菌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包装工程, 2021, 42(5): 1-12.
[7]谢静, 姜侃, 王锐兰, 等. 欧盟通报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状况分析[J]. 现代食品, 2022, 37(7): 146-149.
[8]江绮晴, 罗萍.食品用秸塑制品潜在风险及监管现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11): 14-15.
[9]胡毅, 余稳稳, 胡长鹰. 植物基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及其潜在危害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22, 43(7): 63-73.
[10]禄春强, 孙多志, 孙衎, 等. ICP-MS法测定植物纤维模塑制品中3种有害元素[J]. 食品工业, 2019, 40(4): 299-301.
表1 标识要求和内容的检查
Table 1 Inspection of ident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s
项目 | 相关要求 | 检查要点 | 检查结果 | (%) | |
是 | 否 | ||||
标识要求 | 产品标识信息应清晰、真实,不得误导使用者 | 是否有产品标签标识信息 | 12 | 8 | 60.0 |
标识信息是否清晰、真实 | 12 | 8 | 60.0 | ||
标识内容 | 1. 产品名称 | 是否标注产品名称 | 12 | 8 | 60.0 |
2. 材质 | 是否标注材质 | 12 | 8 | 60.0 | |
3. 标准、法规的符合性声明 | 是否标注了产品执行标准或相关法规 | 12 | 8 | 60.0 | |
4. 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 是否标注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 12 | 8 | 60.0 | |
5. 生产日期 | 是否标注生产日期 | 8 | 12 | 40.0 |
表2 标志使用情况及使用说明的检查
Table 2 Inspection of the use of signs and instructions
项目 | 相关要求 | 检查要点 | 检查结果 | 符合率 (%) | |
是 | 否 | ||||
标志使用情况及使用说明 | 应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 。 | 是否注明了相关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 | 8 | 12 | 40.0 |
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产品应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用途、使用环境、温度要求等。超出使用条件将产生较高食品安全风险的产品,应以特殊或醒目的方式说明其使用条件。 | 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产品,是否注明了特殊使用要求。 | 10 | 10 | 50.0 | |
是否以特殊或醒目的方式说明产品使用条件。 | 11 | 9 | 55.0 |
表3 标签标识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查
Table 3 Inspection of label and identification meeting standard requirements
项目 | 相关要求 | 检查要点 | 检查结果 | (%) | |
是 | 否 | ||||
产品的标签标识 | 应按照GB 4806.6—2016附录A在产品标签、说明书或附带文件中标示树脂名称,聚合物共混物应标示所有树脂的名称。 | 是否标识了树脂名称,聚合物共混物应标识所有树脂的名称。 | 3 | 17 | 15.0 |
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发证产品) | 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相关产品,企业必须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 是否标注了生产许可证标志 | 7 | 13 | 35.0 |
是否标注了生产许可证编号 | 7 | 13 | 35.0 |
表4 标签标识潜在风险情况分析
Table 4 Analysis of potential risks of label and identification
序号 | 标称材质 | 产品执行标准 | 企标实际引用标准 | 不合格情况 |
1 | 天然稻壳提取物、聚丙烯 (PP) | 企标ZSQ037—2018 | GB 4806.7、GB 4806.8 | 无 |
2 | 竹纤维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 GB 4806.8—2016 | — | 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
3 | 谷糠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 GB 4806.8—2016 | — | 无 |
4 | 小麦秸秆、PP | 企标Q/XQ1—2017 | GB 4806.7 | 无 |
5 | 竹纤维、淀粉、树脂 | 企标RX 1—2018 | QB/T 1999 | 无 |
6 | 竹纤维 | 企标Q/XMPLD 014—2020 | GB 4806.8、QB/T 1999 | 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
7 | 甘蔗浆、PS | GB/T 36787—2018、GB 4806.7 | — | 无 |
8 | 竹纤维、淀粉、食品级树脂 | GB 4806.8、QB/T 1999 | — | 三聚氰胺迁移量和特定迁移总量 (以甲醛计) 超标 |
9 | 竹纤维、淀粉、食品级树脂 | GB 4806.8、QB/T 1999 | — | 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
10 | 稻壳纤维、植物淀粉 | 企标FJKP 001—2018 | GB 4806.8、QB/T 1999 | 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
11 | 竹纤维混配料 | 企标Q/ZXE 1 | GB 4806.7、QB/T 1999 | 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
12 | 80%稻壳纤维、20%植物淀粉 | 企标FJKP 001—2018 | GB 4806.8、QB/T 1999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