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2020—2023年梅毒监测及分析
作者:武长礼 任宁 刘艺 武庆昌
武长礼 任宁 刘艺 武庆昌
摘 要 本文探讨了2020—2023年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监测和防控梅毒跨境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对2020—2023年在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体检人员的梅毒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监测总人数为74121人次,其中梅毒阳性者为294人次,总阳性检出率为0.40%,每年阳性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入境人员梅毒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出境人员(p<0.001);女性阳性检出率均低于男性(p<0.001);各年龄组中梅毒检出率不同,≥60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在监测期出境人群中,劳务人员阳性率最高,在入境人群中,涉外婚姻阳性检出率最高(p<0.05);性传播仍然是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因此,武汉口岸应重视梅毒的监测,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健康宣教,加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出境劳务人员、入境涉外婚姻等重点人群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口岸;梅毒;监测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Syphilis among Entry-exit Personnel at Wuhan Port during 2020-2023
WU Chang-Li 1 REN Ning 1 LIU Yi 1 WU Qing-Chang 2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urveillance resul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yphilis among entry-exit personnel at Wuhan port from 2020 to 2023,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 detection and anti-cross-border transmission of syphilis. The syphilis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the entry-exit personnel who did health examination in Hubei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 Care Center from 2020 to 2023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monitored was 74121, of which 294 were positive for syphilis, and the overall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as 0.4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nnual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p>0.0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syphilis was higher among entry population than that among exit population (p<0.001). The positive rate of femal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ale (p<0.001). The detection rate of syphil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as different,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n≥60 years old group was the highest.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labor workers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exit population , while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foreign marriage immigrates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entry population (p<0.05). Sexual transmission is still the main mode of syphilis transmis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onitoring of syphilis, establish a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and reinforc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key groups such as people over 60, male, exit labor workers and entry foreign marriage immigrates.
Keywords entry-exit personnel; port; syphilis; surveillance
基金项目:武汉海关科研项目(2023WK013)
第一作者:武长礼(1986—),男,汉族,湖北孝感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法定口岸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研究工作,E-mail: changliw2018@163.com
1. 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武汉海关口岸门诊部) 武汉 430070
2. 苏州大学 苏州 215021
1. Hubei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 Care Center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Wuhan Customs Port), Wuhan 430070
2.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梅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同时也是国境卫生口岸重点监测的传染病[2]。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梅毒广泛流行,经过多年不懈努力,70年代末,我国基本上消灭了梅毒;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和性观念随之变化,梅毒又开始在国内重新流行起来,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3]。近年来,随着监测手段更新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30.93/10万[4]上升至2023年的39.16/10万[5]。
笔者此前曾报道过2014—2019年武汉口岸梅毒监测结果[6],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武汉口岸梅毒新变化及分布规律,本文收集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2020—2023年梅毒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此时间段梅毒的影响因素,为有效监测、科学研判和精准防控梅毒跨境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武汉海关口岸门诊部)进行法定体检的出入境人员。
1.2 方法
根据体检需要在出入境人员静脉抽取5 mL左右静脉血,然后将血标本送至实验室,分离血清,血清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检测,TPPA阳性者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所有的操作人员都已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所有的样本均设置弱阳性对照,对所有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R语言相关数据包(R-4.3.2版)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数据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3组检出率比较
2020—2023年武汉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体检人数为74121人次,其中阳性检出294人次,总的阳性检出率为0.40%;梅毒阳性检出率2020—2023年依次分别为0.43%、0.40%、0.34%和0.42%,经检验梅毒阳性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 = 2.10,p = 0.55>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annual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for syphilis from 2020 to 2023 | ||||
年份 | 检出人次 (例) | 监测人次 (例) | 检出阳性率 (%) | |
2020 | 52 | 12019 | 0.43 | |
2021 | 68 | 16993 | 0.40 | |
2022 | 64 | 18727 | 0.34 | |
2023 | 110 | 26382 | 0.42 | |
总计 | 294 | 74121 | 0.40 |
2.2 出入境人员阳性检出率比较
2020—2023年武汉口岸监测出境和入境人员分别为59814人次和14307人次,其中检出阳性分别为214人次和80人次,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36%和0.56%,入境人员梅毒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出境人员(χ2 = 11.74,p = 0.00061<0.001,见表2)。
表2 2020—2023年出入境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nnual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syphilis among entry and exit personnel from 2020 to 2023
类别 | 检出人次 (例) | 监测人数 (例) | 检出率 (%) |
出境总人数 | 214 | 59814 | 0.36 |
入境总人数 | 80 | 14307 | 0.56 |
2.3 不同性别阳性检出率比较
294例阳性检出者中,男性占比87.41%(257/294),女性占比12.59%(37/294),女性梅毒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男性,两者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 = 4.67,p = 0.031<0.05)。
2.4 不同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比较
在所有的梅毒阳性检出者中,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68岁,将年龄按大小依次分为<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年龄组,其中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占比较大,分别约为30.00%(88/294)和28.23%(83/294),各年龄组中梅毒检出率有一定差异(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0005),其中≥60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在出境人群中,40~49岁和50~59岁年龄组占比重仍然较大,约为36.45%(78/214)和34.11%(73/214);然而,在入境人群中,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高达47.50%(38/80)。
表3 梅毒阳性检出年龄分布情况
Table 3 Age distribution of syphilis positive detection
年龄分组 | 总检出人次 (例) | 出境检出人次 (例) | 入境检出人次 (例) |
<20 | 0 | 0 | 0 |
20~29 | 54 | 16 | 38 |
30~39 | 57 | 39 | 18 |
40~49 | 88 | 78 | 10 |
50~59 | 83 | 73 | 10 |
≥60 | 12 | 8 | 4 |
合计 | 294 | 214 | 80 |
2.5 不同职业阳性检出率比较
将出境人员按照类别分为4个组:劳务、留学、船员和其他,出境人群中劳务人员阳性率最高,为0.64%,留学人员组检出率最低,为0.06%(χ2 = 72.07,p<0.001),统计结果见表4。将入境人员按照类别分为外籍劳务、外籍留学、涉外婚姻、旅游探亲和其他组,其中涉外婚姻检出率最高,为1.39%(χ2 = 14.81,p = 0.0051),统计结果见表5。
表4 出境人员梅毒阳性职业分布情况
Table 4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syphilis positive among exit personnel
类别 | 检出人数 (例) | 监测人数 (例) | 阳性率 (%) |
船员 | 78 | 28097 | 0.28 |
劳务 | 119 | 18592 | 0.64 |
留学 | 6 | 10160 | 0.06 |
其他 | 11 | 2965 | 0.37 |
表5 入境人员梅毒阳性职业分布情况
Table 5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syphilis positive among entry personnel
类别 | 检出人数 (例) | 监测人数 (例) | 阳性率 (%) |
外籍劳务 | 19 | 3750 | 0.51 |
外籍留学 | 36 | 7576 | 0.48 |
涉外婚姻 | 13 | 935 | 1.39 |
入境旅游 | 8 | 956 | 0.84 |
其他 | 4 | 1090 | 0.37 |
2.6 传播途径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发现,在所有的阳性者中,有81.29%(239/294)有不洁性行为史,其中11例为同性恋或双性恋;有明确经输血途径传播的病例4例;有5例梅毒阳性者合并HIV阳性,17例阳性者合并HBsAg阳性。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710万15~49岁成年人感染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跨境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另外,中国大陆境内梅毒发病率仍然较高,并且各地区防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6]。海关口岸一线作为传染病防控的重要防线,对防控梅毒的跨境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分析了2020—2023年连续4年在本中心进行出入境法定体检人员的梅毒监测数据,结果显示,每年的阳性检出率在0.34%~0.43%之间,总的阳性检出率为0.40%,与2015—2019年梅毒监测的数据和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3年全国梅毒发病率基本一致[5-6],这说明武汉口岸近十年来梅毒阳性检出率稳定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7],但比重庆和四川口岸低,比甘肃和长春口岸高[8-11],这与口岸出入境人员来源分布和当地梅毒疫情的流行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从出入境人员类型上看,在监测期内,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率分别为0.36%和0.56%,入境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出境人员。因此,入境人员尤其是来自梅毒高发地区的人员,应该重点关注。
从梅毒感染的性别分布来看,监测人员中的男性人数比女性多,在阳性检出者中,男性比女性多,男性检出率比女性显著增高(p<0.05)。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的社交能力更强,社交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样化,以及男性性行为更随意,保护意识较弱,发生危险性行为概率更大。
从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来看,在出境人员梅毒阳性检出者中,40~5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人阳性检出率最高;在入境阳性者中,近50%的感染者在20~29岁年龄组。从职业分布上来看,在出境梅毒阳性者中,劳务人员所占有的比例最大,检出率最高。40岁以上劳务人员大多数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亲人朋友,安全健康知识相对较缺乏,语言沟通障碍,寻求国外健康咨询的途径相对较少;另外,武汉口岸出境劳务人员前往的目的地大多数是非洲地区,外部环境也增加了这一人群的感染风险。60岁以上组在出境人员中感染率最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性安全意识薄弱,感染梅毒后主动就诊率低等因素相关[12]。因此,国内老年人是梅毒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群体。
在入境阳性者中,外籍留学人员阳性检出人数最多,而涉外婚姻阳性率最高。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寻求性刺激欲望更加强烈,加之不洁性行为方式,都是感染梅毒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适婚年轻人生活经济压力大,年轻女性更加追求经济独立的单身生活方式,男性寻找婚姻伴侣相对困难,外籍新娘需求相对增加。这些涉外婚姻的女性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性健康观念淡薄,性行为方式随意,容易罹患性传播疾病[13]。因此,卫生检疫人员也应该注重加强涉外婚姻的管理和疾病健康监测。
在传播途径方面,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性传播。虽然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但近年来献血筛查项目技术的日趋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输血途径的传播。通过扩大筛查,隐性梅毒检出率不断提高,这些病例多为多性伴或者是双性伴侣[14],主要通过不洁性行为传播。另外,艾滋病也可以通过性传播,且艾滋病和梅毒传播有一定的协同效应[15],一旦感染梅毒后,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合并乙肝等疾病的感染[16]。因此,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多种传染病。
目前,虽然我国的梅毒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政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相关部门有效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健康宣教,加大高危人群和出入境人群的筛查力度,对阳性感染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多措并举,减少传染病的跨境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1.
[2] 倪丹妮, 蒋颖, 周鑫, 等. 利用CLIA法筛查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抗体[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3, 46(1): 65-66.
[3] 陈祥生, 曹宁校, 王千秋, 等. 我国梅毒预防与控制: 10年规划及成效[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2, 28(9): 1001-1004.
[4] 龚向东, 李婧, 等.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18: 668-672.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2023年12月中国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J].疾病监测, 2024, 39(1): 1.
[6] 武长礼, 董卓, 刘艺. 2015—2019年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 2020, 25(6): 54-57.
[7] 田婷婷, 侯雅宣, 李雨晴, 等. 中国梅毒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1(21): 648-652.
[8] 张雪梅, 周鑫, 文海燕, 等. 2020—2022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 2023, 28(5): 14-17.
[9] 冉静, 孟菁, 但小苹, 等. 2020—2022年四川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 2023, 28(2): 1-4+9.
[10] 王榉, 高洁菲, 宋晓芸, 等. 2020—2022年甘肃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3, 33(17): 2056-2060.
[11] 马文晨, 杨迪, 孙丽华, 等. 2018—2022年长春地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分析[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3, 46(5): 476-480.
[12] 曾成龙, 马翠玲, 闫丹, 等. 1388例老年梅毒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21, 30(7): 112-115.
[13] 郑宗展, 姚菲容. 加强越南新娘传染病监测管理的探讨[J]. 口岸卫生控制, 2011, 16(1): 9-10.
[14] 吴月琳. 2004—2021年中国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相关因素研究及隐性梅毒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D].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3.
[15] Tsaia C, Burns BF. Syndemics of psychosocial problems and HIV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mpirical tests of the disease interaction concept[J]. Socscial.Medicine, 2015, 13(9): 26-35.
[16] Oliveira D, Martins MDR, Castro R, et al. Seropositivity rate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ssociated to HIV, HBV, HCV and syphilis among parturients from Irene Neto Maternity of Lubangocity, Angola[J]. Sex Transm Infect, 2020, 96(8): 58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