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中风险评估法的应用
作者:林东淦 曾志昌 张本杰 郑玉群 吴金枝
林东淦 曾志昌 张本杰 郑玉群 吴金枝
摘 要 我国在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管理工作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了统计学模型、 概率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对输入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进 行了深入探究,可为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评估;防控;卫生检疫
Application of Risk Assessment Method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t Ports
LIN Dong-Gan1 ZENG Zhi-Chang1 ZHANG Ben-Jie2 ZHENG Yu-Qun3 WU Jin-Zhi2*
Abstract Chin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 risk at ports.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 search,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pplies statistical model, probability model,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Geographic Infor- 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to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risk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t ports.
Keywords imported infectious diseases;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ealth quarantine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人员和 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1] 。同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 速发展,跨国流动也变得更加便捷 [2] 。此外,全球 气候变暖、自然灾害以及动物迁徙等因素,使得疾 病跨界传播的风险增大。因此,传染病防控工作是 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风险评价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几家大型企业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随后被广泛视为一项企业管 理行为,并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和安 全、动植物健康与安全等多个领域 [3] 。作为世界上 首个标准化的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指南》涵盖了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分析再
第一作者:林东淦( 1985—),男, 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 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E-mail: 664875486@ qq.com
通信作者:吴金枝( 1982—),女,汉族,福建晋江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E-mail: 58363592@qq.com
1. 福州海关(福清)口岸门诊部 福清 350300
2. 福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州海关口岸门诊部) 福州 350001
3. 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泉州 362000
1. Fuzhou Customs (Fuqing) Port Outpatient Department, Fuqing 350300
2. Fuzhou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 Care Center (Fuzhou Customs Port Outpatient Department), Fuzhou 350001 3.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ervice of Quanzhou Customs, Quzhou 362000
CHINA 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到风险评估的完整流程 [4] 。另外,《国际卫生条例 (2005)》呼吁各国加强在侦测、评估、通报和报 告可能在跨界甚至迅速蔓延的传染病方面的核心能 力 [5]。
在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由政府领导,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协同参与,口岸作为防控 传染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对其进行早期检测、传 染风险识别与评估,对于确定防控重点、合理配置 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与措施至关重要, 有助于降低或杜绝病原体输入的风险,实现对我国 传染病疫情的源头控制 [6] 。同时,相关部门通过加 大监督和评价力度,及时采取阻断传播的措施,减 少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疫情暴发。本文着重介绍 了我国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与应 用情况。
1 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中风险评估工作 现状
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的风险评估工作是全球 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这一领域 的防控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国际卫 生条例(2005)》制定了多项风险评估指导方针。 2009 年,WHO 发布了《指定口岸核心能力要求评估 工具》,为口岸防控能力的评估提供了标准化方法。 此外,2012 年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 评估技术准则》进一步为应急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提 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欧盟疾病控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ECDC ) 于 2011 年发布了《快速风险评估操作指南》,该 指南结合了多种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如专家会商 法、风险流程图法和风险矩阵法,通过科学的风险 指标体系进行半定量评估。这一方法因其评估简便 且结果准确,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2019 年, ECDC 又发布了《快速风险评估方法操作工具》, 进一步规范了风险评估的具体流程,涵盖了从风险 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文献提取到证据评价等各个 环节,为快速评估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提供了系统
工具。
在我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002 年发布了《卫生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实施 细则》,对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应急 处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2013 年,制定了《国境口 岸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为我国口岸公共 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系统框架。该办法明确了 卫生检疫风险评估的内容、范围和工作机制,进一 步增强了口岸防控能力。此外,为了提升我国口岸 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整体效能,原国家质检总局成 立了边境口岸公共健康风险评价小组,并在不同层 级建立了综合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得我 国在口岸公共健康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管理方面更 加科学和高效 [7]。
2 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中的风险评估策略
2.1 传染病疫情监测
传染病疫情监测在我国卫生检疫工作中占据重 要地位,是开展有效风险评价的前提和依据。为应 对全球传染病挑战,自 2013 年起,海关总署与原 国家质检总局共同推进了全球传染病疫情的监测、 统计、分析和综合判断工作。通过持续、系统、及 时地收集权威部门的疫情信息,特别是重大、敏感 和突发传染病事件,快速发布风险监控信息,为口 岸一线卫生检疫部门的执法和风险评价提供了有力 支持。同时,通过与国际卫生机构的交流合作,设 立境外监测哨点,扩大了疫情情报来源 [8] 。2019— 2023 年,我国积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传染性疾 病预防与控制援助,对当地疫情监测、疫苗效果评 估和病原体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指导,特别是为 边境口岸的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 据 [9]。
2.2 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风险评估
原国家质检总局于 2001 年发布的虫媒传染病 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控 等核心环节中的风险因子进行了详尽研究 [10]。随 后,有研究提出了卫生检疫领域风险分析的基础框
架,涵盖数据收集、整理、抽样、控制组设置等关 键步骤,并运用统计方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 以量 化风险系数。面对全球新发传染病的严峻挑战, 我 国科研人员运用专家会议与危险矩阵相结合的方 式,对多种疾病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风险评估, 为 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1] 。鉴于我国输 入性传染病中媒介传染病占较大比例,强化入境运 输工具的检疫查验与医学媒介生物的监控成为重 中之重 [12]。
3 新技术在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评估工作 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显著进步, 研究人员得以运用日益复杂的数学模型,对输入性 传染病的传播动态进行更为详尽的剖析。举例来说, 国内的研究团队已经成功运用了 SEIR 模型、时间 播种模型和乘数模型等先进工具,来精准评估和预 测国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发展趋势 [13]。在这 一过程中,概率论通过频率理论、贝叶斯规则、马 尔可夫链和蒙特卡罗仿真等多元化的方法,为风险 评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在特定场景下,动 力模型也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如时序模型在新冠 病毒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确定性模型在评估传播疾 病危险度方面的实践,以及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在 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创新尝试 [14]。与此同时, 计算机 处理技术与软件的不断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传染病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效率。这些数据通过 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得以直观呈现,为防控工作提供 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薛永磊 [15]“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 统”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核心架构可总结为“一网 四库三平台”,该体系实现了科学智能的风险预警 和快速有效的决策指挥,显著提升了检验检疫工作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海关总署进一步对该体系进行升级,以应 对日益复杂的口岸公共卫生挑战 [16]。新体系专注于 全国各口岸的重点运输工具、地区、时段和人群,
实施精准疫情监测,以大幅提升口岸的防控能力和 检验检疫的精准度 [17]。此外, 该体系还为及时研判 和有效处置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罗亚洲等 [18] 基 于口岸交通流量、航线风险、疾病等级等多个关键 因素,对机场传染病的输入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和 可视化展示。通过这一方法,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风 险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策 略提供科学依据。
4 结语
口岸作为防控输入性传染病的关键防线,需要 强化对新型重大突发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机制,构 建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未来,可在口岸输入性传 染病风险评估中引入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并持 续优化改进,以实现科学、系统、全面的输入风险 评价,确保相关人员对各类传染病输入风险作出及 时有效的响应。
参考文献
[1] Wang Y, Wang X, Liu X, et al. Epidemiology of imported in fec- tious diseases China 2005-2016[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8, 25(1): 33-41.
[2] Hui D S, Perlman S, Zumla A. Spread of MERS to South Ko- rea and China[J].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5, 3(7): 509-510.
[3] Wang LF, Zhou P, Fu XL, et al. Yellow fever virus: increasing imported case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6, 73(4): 377-380.
[4] 晏博 , 杨其右 , 陆明仪 , 等 . 新时代海关视域下口岸公共卫 生核心能力建设的历史溯源和启示 [J].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 2024, 34(6): 92-98.
[5] 邱五七 , 侯晓辉 , 毛阿燕 , 等 . WHO 风险沟通原则在中国 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中运用 [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7, 33(2): 342-344.
[6] 陈琦 , 王强 , 郁施伟 , 等 . 海南多口岸 2023 年小型兽类 及其携带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J/OL].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 志 , 2025-1-11[2025-01-2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522. R.20250114.1346.008.html.
[7]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pera-
CHINA 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onal guidance on rapid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y[EB/OL]. https:// www.ecdc.europa.eu/sites/default/files/media/en/publications/Publica- tions/1108_TED_Risk_Assessment_Methodology_Guidance.pdf.
[8] 张应涛 , 郭汝宁 , 宋铁 , 等 . 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和专家会商 法的重点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J]. 华南预防医学 , 2019, 45(5): 410- 413.
[9] 綦佩妍 , 李雪明 , 戴俊 , 等 . 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识别的现 状及优化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2023, 46(5): 435-441.
[10] 许树强 , 王宇 .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 161-163.
[11] 于畅 , 黄琳 , 王晓中 , 宋锋林 . 风险分析在卫生检疫工作中 的实际应用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2014, 37(1): 55-59.
[12] Reichert E, Schaeffer B, Gantt S, et al. Methods for early char-
acterisation of the severity and dynamics of SARS-CoV-2 variants: a population-based time series analysis in South Africa[J]. The Lancet Microbe, 2022, 3(10): 753-761.
[13] 文哲 , 向媛媛 , 周李承 , 等 . “ 一带一路 ” 合作及沿线国家 口岸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2022, 45(3): 210-215.
[14] 韩辉 , 伍波 , 吴海磊 , 等 . 风险评估在中国大陆口岸输入性 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及展望 [J]. 疾病监测 , 2022, 37(11): 1398-1401.
[15] 薛永磊 . 建设 “ 一网四库三平台 ” 打造口岸公共卫生风险 监测预警决策系统 [J]. 口岸卫生控制 , 2017, 23(1): 1-4.
[16] 裘炯良 , 郑剑宁 , 浦昀 , 等 . 国境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评 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2013, 36(5):
338-343.
[17] 王保刚 , 上官文学 , 黄健华 , 等 . 国境口岸呼吸道传染病 传入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2012, 35(5): 296-300+305.
[18] 罗亚洲 , 熊竹山 , 史永强 . 基于 PROSAS 大数据的空港口岸 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2019, 42(6): 398-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