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海关政务应用整合技术研究与设计
作者:顾岩 袁勇 李俊 吴奇 单春磊
顾岩 袁勇 李俊 吴奇 单春磊
摘 要 海关政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努力,各业务领域已建立了完整的应用。然而,这些应用大多相互独立,为加强系统间交互协同,政务应用整合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提升服务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关键手段。本文深入研究政务应用整合技术,设计基于海关云平台、微服务架构、应用集成技术的政务应用整合方案,为海关政务应用整合持续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政务应用;应用集成;消息集成;流程引擎;云平台;容器化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Customs Administration Applications
GU Yan 1 YUAN Yong 1 LI Jun 1 WU Qi 1 SHAN Chun-Lei 1
Abstract After years of efforts, the customs has established a complete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government affairs. However, most of these applica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government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emerged and became a key means to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optimize business processes and achieve data interconnection.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government affairs applications and designs a government affairs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customs cloud platform,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providing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of customs affairs.
Keywords customs administration;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rocess engine; cloud platform; container
随着海关政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类政务应用从分散化、碎片化逐步向集约化、一体化转型。传统政务系统因建设时间不同、技术框架各异、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相对独立,在进行跨部门业务协同、跨系统数据共享方面有待改进。在此背景下,政务应用整合技术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路径,通过整合异构系统、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政务应用的一站式办理,提升政务应用协同性和高效性,推动政务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政务应用整合的关键技术,结合海关实际需求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政务应用整合方案,为海关政务应用整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 海关政务应用整合现状
1.1 应用概况
海关政务应用是海关政务管理部门应用信息化技术,借助海关科技力量自主研发或外部资源采购等方式建设的应用项目,这些应用在海关内部环境搭建部署,并与海关统一身份、统一认证和统一授权体系集成,部分应用通过菜单链接、消息集成等方式进行初步整合,为全国海关用户提供各类政务信息化服务,为海关垂直管理、服务职能提供支撑。应用分类情况见表1。
1.2 面临的现状
当前海关各类政务应用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在提升政务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方面,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建设的政务应用相互独立,整合的功能还有待完备,以更好地支撑政务应用整体的整合要求。例如,办公应用对外提供配置和接口,可快速添加菜单并集成待办事项,但对事项的批量操作功能还有待完善,对服务集成能力、容错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不同部门的政务应用往往是基于各自业务需求所开发的,应用界面风格、操作标准并不一致,增加了使用难度及后期运维成本。例如,同名的表单要素在不同应用界面有不同的业务含义,同类操作按钮存在操作时序差异,影响了用户体验;同一功能的修改需在不同的技术平台实现,增加了技术复杂度。此外,由于各类应用的数据格式、接口标准也不统一,对政务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1.3 整合意义
政务应用整合旨在将分散的政务应用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一站式”政务服务和管理。其目标包括消除系统孤立现象,促进数据共享与流通,使各部门能够实时获取所需信息,为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持;优化业务流程,打破部门间的业务壁垒,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政务应用整合是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为构建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务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2 海关政务应用整合技术研究
2.1 技术思路
遵循国家关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方面的政策方针,按照海关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海关现有技术体系,加强海关政务应用顶层设计,做好架构管控,以深度整合海关各类政务应用为目标,构建完备的政务应用体系,从用户视角出发,打造一体化的政务平台[1-3],实现各类政务应用的统一管理。依托海关现有政务应用建设成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2.1.1 清理老旧应用
对各类在线运行的政务应用开展自查,对于用户长期没有访问、与实际业务长期脱节、服务端资源长期处于空闲、运行维护工作长期停滞的应用,考虑进行清理下线,回收或报废相关硬件资源。对于功能已被其他应用替代、未完成历史数据迁移、存在新旧双轨运行期的应用,考虑加速新应用替代进程,逐步开展旧应用下线。
2.1.2 统一技术架构
通过标准化、服务化、集成化的顶层设计,将分散的政务应用、数据服务、资源组件等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可复用、可扩展、可快速集成、可灵活部署且适用于政务应用的技术底座,提供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使不同的政务应用能够在共同的技术平台上进行集成和交互,提高政务应用的效率和质量。
2.1.3 统一应用入口
打破政务应用条线分割的壁垒,将众多分散的政务应用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集中式、一站式的访问通道。通过统一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快速找到日常工作所需各类应用及服务,并根据用户层级、身份、权限、使用偏好等提供个性化定制、自动化推送服务,极大地提升用户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2.1.4 统一界面风格
按照简洁、易用、一致的原则,规范政务应用界面风格,为用户提供布局合理、界面美观、操作简单的应用界面。视觉体验方面,色彩搭配合理,使用统一的图标、字体、字号等,进行场景化布局,主次分明,避免层级过多、色彩图形堆叠,能够使用户快速聚焦主题;交互体验方面,简化用户操作步骤,操作效果符合用户预期,提供引导示例和帮助文档,方便用户快速上手。
2.1.5 统一应用集成
通过抽取、汇聚、重构政务应用中可重用、可共享的功能和服务[4-5],持续优化并提升政务应用集成服务能力,将不同业务、不同架构、不同功能的政务应用整合到统一的应用场景下,实现界面融合、消息集成、流程共享,实现政务应用服务的一体化和高效化。
2.1.6 统一服务管理
制定政务应用统一数据标准[6-8],规范不同政务应用对同一类基础数据的定义、格式、参数等,确保不同应用的同一类数据在语义、语法上的一致。建立政务应用数据服务管理机制,明确数据服务对接方式,规范传输协议、接口定义、调用标准等,通过整合分散的数据服务接口,促进数据跨部门、跨应用的互联互通。
2.2 关键技术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思路,为提高政务系统整合的扩展性、灵活性、可维护性,采用微服务架构方式对政务应用进行拆分,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微服务架构、界面集成、消息中心、工作流引擎、接口管理等。
2.2.1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9-10]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政务应用的资源孤立、弹性不足、迭代缓慢等问题,通过容器化、服务化、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技术,构建弹性、敏捷、安全的政务技术底座。微服务具有模块化、动态化、可扩展的特点,通过对服务注册、发现、负载均衡、熔断与降级等治理机制,保证微服务架构稳定可靠。
2.2.2 界面集成
界面集成是通过统一界面设计、交互的方式,将不同政务应用的菜单、界面等元素整合到一个用户界面的过程,主要包括页面布局集成、嵌入式集成、链接式集成、API接口集成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一致的视觉体验和操作感受。
2.2.3 消息中心
消息中心是支撑跨应用实时通信、异步协作、通知预警的核心服务,主要由消息路由、队列存储、流量监控、容错补偿等核心组件构成,支持高并发处理,通过事件驱动触发服务调用,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目标用户各类消息。
2.2.4 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引擎是实现跨部门数据流转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核心服务,通过图形化定义建模,建立串行、并行、自动节点等工作任务,驱动流程实例执行,通过网关路由、微服务接口支持跨系统服务调用,并根据流程数据挖掘,生成优化建议。
2.2.5 接口管理
规范政务应用接口的设计、开发、测试、版本、发布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帮助、实例等操作指引,促进团队协作、数据交换共享。
3 海关政务应用整合设计
3.1 总体架构设计
总体架构采用分层设计[10],主要分为底层云平台、应用支撑层、应用功能层、应用集成层和应用展示层,如图1所示。
底层云平台主要依托海关现有基础设施云平台和应用云平台的资源和能力,为应用整合的设计、开发、部署、运维提供环境与支持。
应用支撑层以微服务架构开发、前后端分离的技术体系建设为主,使用容器化及虚机部署模式。应用服务包括消息中心、流程中心、文档中心、文件校对、全文检索、配置中心、短信引擎等服务。应用组件包括在线编辑、在线预览、文档跟踪、意见控件、会签控件、批量上传、机构选择、常用意见、送阅交流等组件,为整个上层应用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应用功能层主要包括办公、科技、财务、人事、后勤、党建、教培等功能模块,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实现业务逻辑并返回处理结果,按照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定制集成、数据交换等。
应用集成层通过菜单定制、统一样式、消息接口、流程集成等形式对外提供服务能力,实现多应用对接、异构应用集成。
应用展示层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界面,与用户完成交互,按照用户化思维,将要我办、要我看、我要办、我要查的内容予以集中展示,并提供收藏、关注、提醒等辅助功能,支持个性化设置和系统自动推送。
3.2 政务门户设计
政务门户设计[11]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构建统一、高效、便捷、友好的服务平台。前端展示包括门户网站和用户工作台。门户网站以现有内网网站平台为技术基础开展各类子站建设及替代。用户工作台按照“要我办理的”和“我要办理的”两条主线整合各类消息、功能等,提供预警、收藏、关注、在岗状态、代办设置、统计等辅助功能。
3.3 应用集成设计
海关各类政务应用前期已完成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的集成,本研究将重点对菜单、界面、消息、流程方面进行集成设计。
3.3.1 菜单集成
菜单兼顾不同用户群体使用频率、使用便捷程度,支持动态配置、智能推荐。菜单层级不宜过深,控制在三层之内,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定位,一级菜单可按照业务主题、主管部门、服务对象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分,三级菜单为具体事项,点击后通过弹出、内嵌、跳转等方式集成。
3.3.2 界面集成
参照海关信息系统应用界面设计指南相关要求,统一政务应用页面布局、配色方案、字体样式、图标风格、交互方式等内容。
3.3.3 消息集成
消息中心对外提供RESTful API、WebSocket两种协议接口进行消息集成。主要包括消息接收、消息路由、消息补偿、消息查询、新消息提醒、消息转发等。消息主体包含发送人、标题、链接、紧急程度、开始时间、过期时间、接收人等信息。
3.3.4 流程集成
流程中心对外提供RESTful API接口支持应用集成访问。主要包括流程定义、流程跟踪、流程时效、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实例管理、权限配置、流程管理等。在接入流程中心前,外部应用使用前须完成应用注册和授权。
3.4 服务管理设计
构建统一服务发布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政务公共服务的统一管理[12],主要包括服务地址、构造说明、版本变化、接入要求、适用场景、帮助手册等。
3.5 部署设计
整合后的政务门户考虑异地容灾方案,在主节点和异地备份节点部署两套环境,通过防火墙进行保护,共享存储和数据库在两节点之间进行实时同步,保证数据的异地容灾。
4 结语
政务应用整合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结合海关政务信息化建设情况,采用云平台、微服务架构、应用集成等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整合方案,可以有效地整合政务应用,提升政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政务应用整合将不断深化和拓展,并持续优化,实现更智能化、高效化的政务服务,为智慧海关建设提供政务支撑,推动海关政务信息化建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慧娟. 数字背景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共享[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 42(6): 50-53.
[2] 廖英豪, 杨璐涛, 宋希良, 等.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的技术思路与实践[J]. 互联网周刊, 2023(12): 36-38.
[3] 李亮, 黄文斌. 浅谈信息系统整合思路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 24(23): 94-96.
[4] 谢敏, 徐晓婧, 侯一俊, 等. 数字政府门户建设下的政务资源整合研究与实践[J].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5): 15-22.
[5] 陈晓龙, 李林, 杨航.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研究与实践[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1(2): 36-38.
[6] 王航. 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 DOI:10.27005/d.cnki.gdzku.2020.001173.
[7] 叶树江, 耿生玲, 谢锟, 等. 数据共享与数据整合技术[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406-469.
[8] 谢天豪.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系统整合框架设计与实现[D].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2023. DOI:10.27076/d.cnki.ghzsc.2023. 000980.
[9] 龚亮涛.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旅游系统整合的研究与实现[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DOI:10.26969/d.cnki.gbydu.2021.003083.
[10] 陈志宏, 姚元. 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研究[J]. 电信科学, 2021, 37(9): 118-128.
[11] 宛宁. 信息门户系统的数据整合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 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 2017.
[12] 孙柏林. 新时期政务服务系统整合对接模式探析[J]. 计算机时代, 2020(10): 120-124.
第一作者:顾岩(1984—),男,汉族,江苏江宁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关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整合、运维等工作,E-mail: guyan@mail.customs.gov.cn
1. 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全国海关电子通关中心) 北京 100005
1. 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GACC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China), Beijing 100005
表1 海关政务应用分类表
Table 1 Application classification table
序号 | 分类 | 主要内容 | 应用架构 | 部署模式 |
1 | 网站类 | 海关总署各司局、直属海关、事业单位等综合性门户网站 | B/S | 集中 |
2 | 办公类 | 配套公文传输、公文交换等辅助软件 | B/S | 集中、分布 |
3 | 科技类 | 海关科研管理、项目管理、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 | B/S | 集中 |
4 | 财务类 | 海关财务预算管理、核算管理、税费管理、支付管理、资产管理等 | B/S | 集中 |
5 | 人事类 | 海关人事信息管理、关衔管理、干部管理、考勤管理、年度考核等 | B/S、C/S | 集中、分布 |
6 | 党建政工类 | 海关党建工作管理、好差评管理等 | B/S | 集中 |
7 | 后勤类 | 海关办公用品、会务管理、人车来访、门禁授权、接待服务等 | B/S | 集中 |
8 | 教培类 | 海关教育培训、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在线交流等 | B/S | 集中 |
9 | 其他类 | 海关邮件、即时通信等 | B/S、C/S | 集中 |
图1 政务应用整合总体架构图
Fig.1 Government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overall architecture diagram